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时间:2022-09-21
姓名:刘姝雯
学位:博士
职称:内聘副教授/讲师
所属系部:会计系
研究领域:公司金融、金融科技、公司治理
电子邮箱:swliu@hutb.edu.cn
金融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司金融、金融科技、公司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在《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伦理学研究》《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篇研究报告刊载于中宏网、《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并获省部级领导人批示。
教育经历
2017.09-2021.06 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
2014.09-2017.06 湖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
2010.09-2014.06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学士
主要课题
[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40244),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主持。
[2]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024JJ5280),企业金融投资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测度方法、作用机制与政策研究,主持。
[3]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21B0569),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与政策研究,主持。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03),征信大数据与智能化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850006),基于外部冲击的汇率市场波动、跨境资本流动及其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参与。
[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1YJC790140),双循环格局下金融结构性失衡的经济效应及三维治理路径研究,参与。
代表性论文
[1] LiuShuwen, Li Youli, Shen Zhihan, Yu Jinyi, Xu Zhaoyi.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on Economic Resilience: Evidence from 280 Citie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24(94):103429. (JCR1区)
[2] Yang Yang, LinZibo,XuZhaoyi, LiuShuwen. The Impact of Digital Finance on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4(85):102353. (JCR1区)
[3] Ouyang Zisheng, Zhou Xuewei, Wang Gang-jin, Liu Shuwen, Lu Min, Multilayer Network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Measuring Volatility Connectedness among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4 (92): 909-928.(JCR1 区)
[4] 阳旸,马晨峰,杨彩林,刘姝雯*.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贷款农户需求方视角[J]. 财会通讯, 2024(08): 115-123. (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024年第6期)
[5] 刘姝雯,刘建秋,阳旸.企业金融化与生产效率:“催化剂”还是“绊脚石”?[J].南开管理评论, 2023(01): 55-66.
[6] 阳旸,刘姝雯*,徐照宜,王青松.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期限结构异质性视角[J].会计研究,2021(09): 77-94.
[7]刘姝雯,刘建秋,阳旸,杨胜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金融化:金融工具还是管理工具?[J].会计研究,2019(09):57-64.
[8]阳旸,刘姝雯.资本逻辑的现代审视与道德批判[J].伦理学研究,2021(06):122-126.
[9]阳旸,刘姝雯*.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发展进程的协调度评估[J].统计与决策,2021,37(20):128-130.
[10]刘姝雯,杨胜刚,阳旸.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37(08):73-76.
[11]阳旸,刘姝雯,杨胜刚.资产短缺与中国经济的“失衡并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9(02):1-10.
[12]杨胜刚,阳旸,刘姝雯.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我国的金融安全——基于资产短缺视角[J].商业研究,2018(11):65-72.
[13]杨胜刚,廖虹媛,刘姝雯.电子货币发展、基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5):53-63.
[14]杨胜刚,刘姝雯,阳旸.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6,31(04):72-80.
研究报告
[1]《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制造业:中国制造向智造飞跃》《抓住“三个关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刊载于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央新闻网站中宏网。
[2]《金融助推湖南文化产业再上台阶的政策建议》发表在《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
获奖情况
长沙市第二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
版权所有 © 2019 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湘ICP备19022342号
湘教QS3-200505-000476
地址:长沙市岳麓大道569号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