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开放谈)
发布人:迟福林发布时间:2019-01-09分享到:
对一个岛屿经济体而言,不开放就没有出路,不开放就难以产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改革的内在推动力。所以,以开放为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是海南历史发展、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过去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来看,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方针,以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大发展,不仅是海南3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符合海南作为岛屿经济体的实际发展需求,也是未来实现“更好发展起来”的实现路径。
2018年4月,党中央宣布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海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建设好海南自贸港,关键在于坚持高标准和高质量。
坚持实施更大开放战略。海南拥有的独特地理和区位优势,使之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这也意味着,海南要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大局出发,研究设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总体方案。比如,在服务贸易方面,海南要对标国际高标准,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打造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在消费方面,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比国际购物中心目标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为此要勇于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格局;在开放门户建设上,要从服务“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这个大局出发,以自贸港为平台,建设“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形成泛南海自由贸易大网络,例如,尽快把三亚凤凰岛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邮轮母港,率先实现“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建设的突破。
注重制度创新。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企业制度、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人员出入境、海关监管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这其中,不仅包括率先推进税收结构转型,也包括建立与金融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不仅包括逐步构建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包括按“境内关外”的通行规则,改革海关监管体制,大幅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形成人才聚集的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建省之初,海南曾经有过“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打破了引、用人才的体制机制束缚,使海南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成为青年人创业的热土。今天,从自贸试验区走向自贸港是海南吸引人才的最大优势。在这个独特优势下,务实可行的方式是建立多种类型的平台,为人才创造创新创业的重要机会和发展环境。例如,建立创新工作室制度,赋予科研人才更大的自主权;对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收益和成果转化收益不设上限,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创新,与海内外名牌大学合作办学,在开放中提升海南整体教育水平等。
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一定会担负起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和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重任。
(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