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管党治党的责任真正“落地”
发布人:祝灵君发布时间:2015-12-01分享到:
祝灵君
:男,1972年生,四川省 蓬安县人。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政党制度教研室主任, 中国研究党建理论的资深学者、知名党建专家。2004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政治学理论 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
理论经济学专业
博士后。曾在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 中共中央党校办公厅等部门工作。
当前,全党上下已经形成了重党建、抓党建的良好氛围,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把党建工作纳入年终干部述职,纳入干部业绩考评,直至实施责任清单,层层签订责任书。管党治党最终还要靠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来落实。目前,基层党组织书记许多都是兼职的,如农村支部书记基本都是农民,而且还有不少兼任村委会主任,发家致富和村民事务都忙不过来,抓党务的时间有多少?城镇社区党组织书记主要由工作站站长兼任,街道办下沉的行政职能都履行不完,有多少时间抓党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都是兼职,党务工作如何兼顾?党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体系,如果许多基层党组织书记没有可靠的精力、人力去抓,无论上级组织书记多么负责,最终可能变成“一头热”,使党建工作部署难以真正落地。
长期以来,无论党建研究人员还是党建工作者都对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应该融为一体这个观点深信不疑,以至于在具体的党务与业务工作安排上处处强调“一张皮”,然而,在现实中却经常看到“两张皮”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是党务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业务工作主要是做事或“物”的工作,内容的差异可能导致“两张皮”。二是业务工作抓一抓就有效果,而党务工作周期长,成效不明显,很容易让党员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上,而党务无人过问,依然出现“两张皮”。三是业务工作的考评体系相对简单,有统一的标准。而党务工作考评相对复杂,很难搞出统一标准,导致党务工作“虚”而业务工作“实”的“两张皮”格局。四是基层行政负责人、经理人员、专家学者兼任党组织书记。原以为这样安排可以让业务与党务“融”为一体,由于人的精力有限,难以同时兼顾,结果导致党务业务化,还是“两张皮”。五是业务干部受重视,党务干部不受重视,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实际上,基层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相互融入。各级党建工作负责人需要强调“一张皮”的部署,而普通党务工作者恰恰需要在业务之外保持党务的独立性。因为,只有把党务抓得更好,业务才会更有基础。如果党都散了、垮了、弱了,其他业务抓那么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解决了这个重大认识问题,才会有清晰的实践目标,让管党治党责任落地。
首先,需要增强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能力。专业化是科学化的前提,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要求“要有专业化能力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乡社区治理需要一批专家型的干部。赵乐际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组织部门要增强专业化能力。因此,唯有不断增强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能力,管党治党才会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前行。
其次,需要大力培养并建立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党务工作者专职化的做法,如面向社会招聘、业务人员转岗、大学生村官和党员志愿者担任等多种途径,以期聚精会神抓党建,克服“两张皮”难题。这些做法吸收和借鉴了境外政党依靠党工抓基层党务的经验,有助于克服管党治党专业性不强的难题;可以把基层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可以大量地培养基层党建信息员,攥住信息采集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输送一批优秀人才,使执政重心下沉到基层。
最后,要优化专职党务工作者考评。为了防止党务工作“短平快”和机会主义,应该调整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评”的思路为“同部署,不同考评”,体现党务工作周期长的特点,由上级组织研究并出台考评标准,兼顾年度定量考评与长期定性考评并以长期定性考评为主,真正达到“三载考绩”的效果。
(转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