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人:房宁发布时间:2016-01-13分享到:
房宁:现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以其独特的“ 第三世界视角”观察、研究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揭示在 资本全球化条件下的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当代 民族主义复兴的历史背景做出了新的诠释。代表性著作:《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说法、看法。一直以来,一些人习惯于用西方的理论套中国的现实,把西方的理论看作天然正确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断提出后,就有一种声音认为,这表明我们党接受了一个西方的概念,甚至把西方现代国家体制说成“善治”体制。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一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揭示了其内涵和外延。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上来,正确理解、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当代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是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情,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这一制度框架内进行的。习近平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可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是善于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肯定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之处,善于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历史上诸多文明都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形成了大量国家治理理论。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政治文明中蕴含着大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理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治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经验、做法和系统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对比、分析和吸收借鉴的。
三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探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实践出真知。一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都来自实践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采纳,是错误的就马上纠正,“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应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治理问题,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摸索规律,最终在整体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